2021年科技活動周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26日 |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金融事業發展的奮斗歷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金融發展史,是中國共產黨黨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坐落在石家莊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舊址 一、百年光輝歷程 回顧百年金融發展歷程,“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一直堅持牢牢把握金融事業發展和前進的方向,不斷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戰爭和創立新政權、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道路,指引我國金融事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發展。”我們黨開創中國革命事業、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謀求國家繁榮富強的艱苦努力,展示了幾代金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百折不撓、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是當代金融人繼往開來、開拓創新、創造新時代金融事業新成就的精神力量和動力源泉。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系統的、不可分割的。革命戰爭時期,黨對金融工作的正確領導活躍了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經濟,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后,黨采取有力措施,接管官僚資本金融業,整頓和改造私營金融業,治理通貨膨脹,實現了貨幣主權的完整和貨幣制度的統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業在黨的領導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調控和監管體系基本建成,為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深化體制改革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領導下百年金融的發展歷程和深刻變化,是一部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大劇之一。 陜甘寧邊區銀行紀念館 二、開創新金融的艱難曲折 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的金融事業也揭開了新的一頁。為建立新中國做準備,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正式宣告成立,這標志著新中國金融事業的奠基與起步。 新中國產生新金融,開辦新金融完全是一項前無古人的興國大業。共和國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面臨的是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爛攤子,“滿目蕭條,百廢待興”。舊的金融體系依然存在,新中國的金融體系正在形成過程中,開辦全新的金融事業談何容易。此時,作為新中國國家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積極貫徹中共中央的號召,努力開創新中國的金融事業,配合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穩定金融物價,制止通貨膨脹,建立起統一的人民幣市場和金融體系,支持國營經濟發展壯大,對私營銀行和錢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為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貢獻了力量。” 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歷史的航船乘風破浪,時代的大潮奔騰不息。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此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揭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開始了有計劃有步驟的金融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一次偉大創造。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高度重視金融事業的發展,他強調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改革開放前,由于受計劃經濟的限制,銀行被當作了會計出納機關和金融管理機關。針對這一情況,鄧小平明確指出,“銀行應該抓經濟,現在只是算賬,當會計,沒有真正起到銀行的作用。”“銀行要成為發展經濟、革新技術的杠桿,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鄧小平同志的這些話精辟地闡明了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他對金融業發展問題作出的一系列英明論斷,為金融體制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指明了方向”。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金融發展史,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這部恢宏壯麗史詩中的重要篇章。加強黨的領導,是我國金融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讓世界驚嘆的“中國奇跡”。中國革命與建設的百年實踐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有遠大理想追求,有科學理論引領,有選賢任能機制,有嚴明紀律規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強大領導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國家勝利前行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 風雨蒼黃百年路,初心如磐向未來。回首過去是為了展望未來,總結經驗是為了服務現實。我們深知,要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金融發展歷程與輝煌,必須同時認識她的誕生和奮斗。“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更好把握中國特色金融發展規律,不斷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用今天的奮斗續寫明天金融的輝煌,這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百歲華誕的最好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