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銀行:銀擔合作新模式 暢通信貸資金“下鄉” |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03日 |
沒有房產、沒有廠房,這樣的農戶如何向銀行申請貸款? 8月10日,隆化縣荒地鄉西瓜種植大戶張玉臣將一面寫著“銀企合作之典范,雪中送炭暖人心”的錦旗送到河北銀行隆化支行,對支行優質高效的服務表達感激。近日,河北銀行隆化支行客戶經理在得知農戶急需購置化肥,各處籌錢無果之際,在河北銀行與河北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省農擔公司”)“總對總”擔保貸款業務的合作模式下,僅用兩天時間,順利發放30萬元貸款,解決了農戶的燃眉之急。 “我行網點客戶經理通過走訪當地種養殖大戶,了解農戶在資金方面的需求,主動上門介紹我行與河北省農擔公司合作的冀農擔易貸產品,成功為當地196戶養殖大戶辦理了4946萬元貸款,為當地63戶種植大戶辦理了1656萬元貸款。”河北銀行承德分行小企業金融部負責人說。 據悉,河北銀行與河北省農擔公司通過科技賦能,打造了地方法人版銀擔“總對總”系統直連的擔保業務模式,聯合打造“冀農擔易貸”產品,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作用和銀行體系服務網絡、科技金融、風險控制優勢,切實提高了融資效率,為廣大農戶送去了“金融甘霖”。 數字創新“新模式”,金融服務助農富 一直以來,農業面臨著融資難等痛點,而隨著數字化理念的引入,這些問題得到了緩解。數字經濟時代,圍繞農業融資難的問題,金融機構和融資擔保公司找準了產業支農突破口,通過數字化的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打造核心能力,有效評價農業經營主體的風險狀況,提升了其信貸可得性。 在此背景下,河北銀行與河北省農擔公司通過搭建“銀擔直連平臺”,實現業務系統相關數據的互聯互通、業務的線上化審批等,在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業務運行效率,整個審批流程由15天壓縮到1至5天。截至2023年7月末,已累計為600余農業經營主體辦理貸款1.7億元。 科技賦能“強產品”,創新驅動促業興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戶增收致富渠道離不開金融服務強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河北銀行緊緊圍繞河北省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布局,按照法人銀行、扎根當地的銀行目標定位,積極發揮在涉農貸款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促進與省農擔公司的業務合作,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搭建線上產品流程,不斷創新銀擔方式,暢通銀擔協作,豐富貸款資金用款模式,以滿足不同經營周期資金需求。 該行先后出臺了“農戶貸”“牧易貸”“青貯貸”等特色金融產品,2023年又與河北省農擔公司共同推出“冀農擔易貸”,多款產品使省內農業經營主體能夠靈活獲取信貸支持。截至2023年7月末,河北銀行普惠涉農貸款超60億元,涉農貸款超360億元。 銀擔互動“降風險”,協同合作共發展 面對三農客戶戶數多、數額小、覆蓋面廣的特點,河北銀行與河北省農擔公司優化合作模式,統一風控夯實發展。簽署了《冀農擔易貸合作協議》,銀擔雙方優勢互補、共擔風險,銀擔雙方錯位合作,共同把控風險。針對區域風險狀況、行業風險特點、業務風險信號集中度等維度進行梳理,統一風控標準,同時通過大數據線上篩查,有針對性的對風險進行防控,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下一步,河北銀行、河北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將進一步發揮銀擔雙方政策合力,強化銀擔合作優勢,精準滴灌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專注支小支農主責主業,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