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銀行: 奮力書寫“五篇大文章” 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
發布時間:2024年03月11日 |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并明確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省屬地方法人銀行,河北銀行在支持地方經濟和薄弱環節方面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河北銀行將自覺擔負起省屬金融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發揮自身業務特色和優勢,精準助力重點領域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為建設金融強國、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貢獻地方金融力量。 科技金融: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新動能 科技金融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服務科創企業既是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也是轉型方向和發展機遇。近年來,河北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3年末,河北省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894家、高新技術企業12539家。河北銀行深入把握科技創新規律特征,通過設立專屬部門、研發專屬產品,出臺專屬政策、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助力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 2023年,為更好地為河北省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河北銀行成立了科創金融部,并主動與政府主管部門合作,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先后制定印發《投聯貸業務管理辦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管理辦法》等服務科創企業的產品辦法。另外,為科創企業研發專屬產品“科冀貸”,真正的信用類、線上審批的信貸產品,持續完善科技金融制度和流程。針對科技型企業中的專精特新企業,河北銀行制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在授信額度、利率、擔保方式、審批流程、授權及考核等多方面推出了一攬子17項優惠措施。 自2022年9月科創貸(科冀貸)上線以來,河北銀行累計為826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17.2億元。截至2023年末,河北銀行為省內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貸款支持62.02億元,較年初增長27.59億元。2023年末,河北銀行共支持科技型企業2899戶,較年初增長909戶,貸款余額274.84億元,較年初增長70.92億元,有效化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綠色金融:提速發展綠色金融 推動業務創新深化 綠色金融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方向。繼“雙碳”目標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據統計,我國需新增低碳轉型投資138萬億元,為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綠色金融服務帶來廣闊空間。 近年來,河北銀行將綠色金融提升至戰略層面且持續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要求打造綠色金融專業化營運能力。《河北銀行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末,基本建成與“雙碳”目標相匹配的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內控制度、業務體系,力爭2021-2025年綠色信貸年均貸款增速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平均增速。 在綠色金融戰略的指引下,河北銀行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的制度建設和治理架構。2020年3月印發《綠色信貸政策實施辦法》對全行綠色信貸授信政策、職責分工、授信流程等方面進行具體規定。2023年11月,河北銀行在總行公司金融中心下設綠色金融部門。 2023年12月末,河北銀行綠色信貸業務余額為161.51億元,較年初增加48.16億元,其增速連續兩年超過20%。綠色債券業務方面,河北銀行于2022年8月公開發行了3年期固定利率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門應用于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發展。 普惠金融:數字賦能助普惠 產品創新穩企業 普惠金融是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河北銀行始終堅決落實“發展普惠金融”要求,立足市場,積極運用配套支持措施,圍繞信貸政策研發專屬金融產品,強化專業化、數字化能力,打造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差異化、長效化經營機制。當前,河北銀行依托“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路徑,不斷探索普惠小微業務新模式、新產品,聚焦重點領域與普惠客群,構建特色化、專業化產品矩陣,客戶服務邊界不斷下沉和延伸。 據介紹,從2023年起,河北銀行陸續通過自研或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了多個評分卡模型,重構小微企業客戶信用評價體系,推動線上化業務流程再造,逐步構建批量獲客、精準畫像、自動審批、智能風控數字普惠新模式,打造了“有資產、有數據、有信用、有訂單”的線上辦理、自動審批的多款小微企業產品集合。重構小微企業授信業務流程,線上業務較線下人工調查審批業務平均耗時縮短4.8天,新服務的小微客戶線上化率達到89.97%。打造獨具河北銀行特色的“510”線上業務模式,通過移動端建設,實現5分鐘填寫信息、1次現場核實、線上極速秒批。 2023年12月末,河北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01.55億元,當年累計服務普惠小微有貸客群2.56萬戶。 養老金融:改進養老金融體驗 構建養老金融生態服務體系 隨著社會進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已逐步演變為日益多元化的養老需求,這些需求不僅包括養老財富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還包括退休養老生活的非金融需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推進產品創新,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對推動我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向老年客戶提供優質金融產品和良好的服務體驗,針對“需求端、供給端、供需銜接點”三個節點,河北銀行提供更為豐富的養老金融產品,配套提供延伸的養老金融服務;依托普惠金融終端在智慧養老金融服務相關功能和系統開發上進行探索,提高養老金融服務管理水平及運營效率;積極探索適用于老年人的消費場景建設,對老齡群體消費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支付工具等進行適老化改造,開發真正符合老齡群體消費習慣的產品及支付工具,不斷改進“千人千面”的養老金融體驗。 除了在養老業務領域進行布局外,近年來,河北銀行不斷探索完善“適老化”金融服務體系,推出“大字版”手機銀行界面,并在每家網點設置愛心專區,準備老花鏡、放大鏡、雨傘、醫藥箱、體溫計、充電寶、飲水設備、輪椅和拐棍等助老物品,設置無障礙通道和愛心座椅等服務設施,為不方便去網點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等,讓老年群體享受到實實在在的金融服務。 數字金融:啟動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 打造科技支撐能力 數字金融是數字經濟的血脈。河北銀行始終錨定數字化轉型方向,啟動了“1566”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以“專業化、數字化”兩大驅動輪,穩步推進“六大”客群數字化經營轉型,有序提升“六大”數字化職能支撐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務。 該行以數字金融為基礎支撐,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領域持續發力。目前河北銀行已構建“6+6”科技體系架構,六大平臺和六大中臺將囊括全行百余套系統的規劃,以實現全行數據縱向打通、業務橫向打通為目標,持續推動產品與服務向數字領域轉型。同時聚焦業務場景,打造了“一站式經營數據陣地——數字戰情室”、“三圖”平臺、營銷名單模型等系列數字化“裝備”,不斷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通過對現有系統的拆借組合,衍生出科冀貸、碳減排、能源管理融資、排污權擔保融資、涉農貸等系列產品。自主研發出智慧化平臺、薪聚財、“慧”餐廳、“慧”繳費等數字化產品和工具,打造一系列金融特色服務場景,努力滿足不同客戶無處不在的金融需求。 此外,積極推動以數字化手段防范化解風險。該行基于“湖倉一體”架構的數據基座,逐步運用“AI算法+數據”構建了風險數據集市、大數據風控模型、貸后監測平臺等工具;以建立產品流程、崗位責任、操作風險管理、員工行為管理“四大體系”為核心內容,搭建了“三合一”系統;同時為提速信貸數字化風險管理流程,在信貸系統增加“大數據智能分析”功能,在強化風控管理的同時降低了人工投入。 |